
幸福學. 學幸福
香港,其實可以好幸福。 願我們能在此「共同創造」...
無關大局、無關政治、無關環境、無關氣候,
只要您相信:幸福,可以由個人「造」起。
幸福,其實很簡單。
跨代對話

幸福對話@第一回合
親愛的Kim,
感謝你接受了我的邀請,因為這是一個勇敢的嘗試,也是推動跨代溝通的我們一個重要和基本的練習。
儘管不是新事情,但跨代溝通本來就是一個需要勇氣才能完成的舉動。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,我們就需要面對來自不同年代和成長背景的對方所提出來,可能與自己相異的思維方式,以及衍生出來不同的觀點和立場。
感謝呀Ansel。今年有三大成就,一是家庭歐遊樂,二是還了媽媽一個多年心願,伴她參與了一個《知青回鄉50周年》的活動慶典,跟她失散了50多年的老朋友重聚,無限的感動時刻。


幸福對話@第二回
Dear Ansel,
感恩您一個月前,展開了Round 1的對話。就讓我們繼續「保持通話」吧,能夠心靈溝通一下,總是幸福。
高興這個月能攜手把10月15日的「幸福對話」講座和學校的試行計劃辦妥,項目仍有很大的發展及進步空間,但過程中團隊合作無間的精神,讓我感到十分欣喜。
未來,大家便踏上不同的新里程了......

幸福對話@第三回
Dear Kim,
實在抱歉足足一個月才有空回信,要同時兼顧創業和兼職打工維持生計實在太累了。這也大概是我們這一族人的命運。我們這一族,既不滿足於營營役役只為口奔馳,然後努力撲廉航機票去日本(反正都買唔到樓);又在追尋夢想的歷程中遇上重重障礙,環球經濟不景氣和隨時崩塌的經濟懸崖,再面對紛亂的港中關係、泛政治化的本土社會氛圍,更面對急速人口老化的社會,青年人隨時要一個養兩個,說沒有壓力的話,肯定是在騙人......

<<幸福對話>>
三) 跨代對話
他,一位支持雨傘運動的青年人。
我,一位反對佔領運動的中年人。
三個多月前,我刻意與他保持距離。
直至有幸聽到呂大樂教授「跨代對話」的分享,
深受啟發,決定身體力行,
「放下前設」,重新對話。
「用心聆聽」後,是一個又一個的驚訝。
是嗎?一位學歷與條件均這麼優秀的年青人,
有可能寄出逾百封信求職信也沒有成功嗎?
是嗎?代表香港贏取了劍橋的企業家獎項,
回港的創業路也會如此難行嗎?
最新文章
以月份搜尋文章
文章標籤
愛自己多點,
讓幸福就找對門牌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