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<<幸福對話>> 
三) 跨代對話

 

他,一位支持雨傘運動的青年人。

我,一位反對佔領運動的中年人。

 

三個多月前,我刻意與他保持距離。

直至有幸聽到呂大樂教授「跨代對話」的分享,

深受啟發,決定身體力行,

「放下前設」,重新對話。

 

「用心聆聽」後,是一個又一個的驚訝。

是嗎?一位學歷與條件均這麼優秀的年青人,

有可能寄出逾百封信求職信也沒有成功嗎?

是嗎?代表香港贏取了劍橋的企業家獎項,

回港的創業路也會如此難行嗎?

 

難怪呂教授說,有新一代的學生曾為自己

準備逾百張不同的證書上戰(職)場!

原來,面試次數已從我們當年的兩、三次,

至今十多次不等(不同的筆試加集體面見)。

 

「不帶批判」去了解事情後,是一個又一個的慚愧。

曾以為他是激進份子的支持者,

原來,他在雨傘運動的視野是那麼遼闊;

曾以為他是自我中心的Y世代,

原來,他是一位敬師愛生的好領袖。

 

感恩他,讓我體會到「跨代對話」的美好。

對話裡,能否打開心扉溝通是關鍵。

不過說到底,還得靠緣份

才能有這份心靈的連繫。

感恩這份特別的緣份。

 

*感恩新一代的思維,讓未來變得更美好。

 幸福,就是這麼簡單。

    Like what you read? Donate now and help me provide fresh news and analysis for my readers   

Donate with PayPal
bottom of page